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座落于江蘇省南京市朝天宮的江寧府學舊址內,直屬于江蘇省演藝集團,是從事昆曲藝術研究、創作、表演的專業團體。名譽院長張繼青,書記肖亞君,院長施夏明,副院長顧駿、呂佳慶。 劇院藝術人員由50年代從藝的“繼”字輩演員和江蘇省戲劇學校67屆、85屆、2004屆昆劇畢業生組成。他們行當齊全、功底扎實,具有鮮明的南昆藝術風格,真可謂人才濟濟、群星薈萃。 劇院在藝術上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昆劇《牡丹亭》、《桃花扇》、《朱買臣休妻》、《血冤》、《白羅衫》、《玉簪記》、《看錢奴》、《繡襦記》、《竇娥冤》、《小孫屠》、《綠牡丹》、《1699·桃花扇》、《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南柯夢》等大型劇目成為劇院保留劇目,曾在國內、海內外產生過重大影響。《血冤》、《桃花扇》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文華新劇目獎”,《1699·桃花扇》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特別獎”。 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張繼青、張寄蝶、石小梅、胡錦芳、林繼凡、黃小午、柯軍、孔愛萍、李鴻良、單雯先后獲中國戲劇“梅花獎”(張繼青、柯軍、單雯位列當屆梅花獎榜首);胡錦芳、石小梅、柯軍獲國家文化部“文華表演獎”;周世琮獲 “文華導演獎”;柯軍、孔愛萍、徐云秀獲首屆中國昆曲蘭花獎“最佳表演獎”;孔愛萍、徐云秀、李鴻良在中國昆曲優秀中青年演員評比展演中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家文化部頒發的“促進昆曲藝術獎”;張繼青等八位老藝術家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家文化部頒發的“促進昆曲藝術貢獻獎”;龔隱雷、施夏明、單雯多次獲中國昆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施夏明、單雯、孫晶獲全國昆曲優秀青年演員“十佳新秀”,此外劇院還擁有錢振榮、計韶清、徐思佳、張爭耀、周鑫、趙于濤等一批有實力的中、青年藝術家。 昆劇幽蘭,香飄四海,劇院曾多次赴意大利、英國、法國、美國、日本、西班牙、韓國、印度、芬蘭、瑞典、德國、瑞士等國及港、澳、臺地區演出、講學。每逢周六夜在朝天宮的小劇場,堅持“蘭苑昆曲經典折子戲”演出,贏得普遍贊譽和高度評價。
《眷江城》劇情簡介昆劇《眷江城》在全社會抗擊“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以醫護、媒體、餐飲業為主要著眼點構建人物,將劉益朋(醫生)與母親(餐飲工作者)之親情線、劉益朋與丁鈴(記者)之愛情線、小喬(患者)從患病至治愈之生命線三線交織,謳歌了勇于承擔、無私奉獻的人間大愛并進行了昆曲當代戲之創作積累。全劇起承轉合四折主戲與穿插其中的三個楔子既各自完整又相互推進,舞臺上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不同個性的九個人物,既展示了昆曲豐富的行當家門表演藝術,更塑造了疫情防控中全社會方方面面付出與堅守的群像。
《梅蘭芳·當年梅郎》劇情簡介1956年,梅蘭芳先生攜子返鄉祭祖演出,得知摯友王鳳卿逝世的消息,痛切之余,往事歷歷,浮上心頭……1913年,在王鳳卿的鼎力扶助下,梅蘭芳首度赴滬演出。他承擔著殷殷期許,越過了重重質疑,在粉墨絲弦之中,大放異彩!風塵遷換,洗不淡至誠的情誼;歲月荏苒,帶不走永遠的少年……
《世說新語》劇情簡介《侯門》桓溫悄會郗超,與之密謀篡國。適逢謝安、王坦之到訪。桓溫惴惴欲去,郗超卻勸下桓溫,令王謝二人候于門廳。王圖成敗,于此門里門外,昭然可見……《舉將》苻堅率兵,大舉南下,晉室江山,搖搖欲墜。褚太后憂心臥病,謝安、郗超雙雙覲見,各自帶來藥方一付……《破局》郗超牽念淝水戰事,夤夜造訪謝安。謝安邀與對弈。時戰報傳來,郗超急問敵我成敗,謝安卻凝神棋局、從容風淡……《調箏》淝水戰后,謝安功高震主,自請避禍揚州。天子設宴,為之餞行。宴上,桓伊有感于忠良見疑,為鳴不平,撫箏而歌……